
Q:晏辰第二次參選,有什麼想法?材瀚和晏辰搭檔的挑戰是什麼?
A(朱):因為抱持「大學生應該是推動社會與國家的一股力量」的想像,所以大一加入學生會,認為學生會可以讓社會更好,是組織學生去推動事情的團體,但實際參與後覺得學生會不太符合想像。我認為,學生會對沒參與的同學著力點很少,校園事件發生時,學生會沒辦法領導大家一起關心或做些什麼。但歷經課程精實、英語畢業門檻、校歌文化盃、野火226被撕海報等等事件,可看出政大同學對公眾事務的關心度增加,所以我認為此時是再次投入參選的好時機。
A(陳):我也是大一進入學生會,和晏辰同期,一下擔任議員,二上當副議長。任期結束後,我就短暫離開去參加系上活動,這次之所以和晏辰搭檔,是因為看到他的無限熱情。從我認識他開始,就看到他不斷幫學生謀福利,我覺得一個稱職的副手,對議題了解的程度要跟會長不分軒輊,才能發揮稱職的副手角色,因此淡出的這個學期就是我現在要積極彌補的空缺。從決定參選至今,也努力彌補各式議題,廣納各方聲音,希望善用自己公關與活動的經驗來協助晏辰。
Q:你們對政大之夜的想法是什麼?
A:我認為,學生會要做的事情,就是做學生想做的事情,因為我們是由一萬多名學生選出來的代表,我們也收學生會費、拿學生的錢,所以學生希望我們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
政大之夜往年參加人數有800至1200人,是全政大參加人數最多的活動之一,而且不只這些人想參與,從數字看得出來,很多政大學生的確需要這種娛樂性活動,未來選上之後,我會主動舉辦。許多議員癥結70萬太多,那我們會尋求節省預算的方式,例如過去是外包給公關公司找藝人,現在改成活動部自己接洽,壓低成本,而學生會的機制是三權分立,需要民意的雙重認證,如果議會真的順應他們看到的民意,否決預算,我也會尊重議會做出的決議,看是否要辦。
Q:過去學生會沒有「社團委員會」的組織,你們創立社團委員會的宗旨為何?之後會有什麼具體的作為?
A:現在學生會有系學會暨社團補助,之所以會希望有社團委員會,是想讓社團補助常態化,現行只有期初可以申請,最理想的目標是學期中任何時間都可以交企畫書,進程是每個月固定時間繳交,避免社團可能在期中才想到很好的活動或企劃,但補助時間已過。再者委員會是合議制,較有公信力,不會說權力集中在首長,希望透過委員會舉辦社團茶敘、參與課外組社團例會等等,主動蒐集社團意見。
Q:過去已曾有許多候選人提過「性別友善廁所」的政見,你們認為要如何在這一屆落實這個政見呢?
A:以學校考量,廁所整修會有時間成本,例如某個廁所整修,那該層樓就有一段時間沒廁所。考量校務基金後,我們知道學校會推大學城計畫,指南校區會有新的大樓,台大的方式是在校內立法,未來新建大樓,廁所要符合性別友善,我們也效法台大,未來設計的建築一定要有。現有的部分是讓大家能認同、使用性別友善廁所,理想的性別友善廁所應該長得類似摩斯漢堡的廁所,印象中是沒有標性別標誌的,不會有人知道你進去之後是使用什麼樣的便器。
Q:有些學生認為,你們的政見多為議題性的「打高空」,比較缺乏有感政策,你們怎麼回應?
A:議題並不能只看「關注度」,也要考量「影響性」,例如廢除英語畢業門檻或課程精實,對全政大都有影響,許多有感政策如飲水機、宿舍熱水問題,可能是存在許久,相對難解決的問題,學生會也每年都在做,未來我們也會一直延續下去,但這種我們就不會特別列在政見裡,我們自己也還是有推出所謂比較有感的政策,例如開放後門讓機車可以騎上山,或讓學生票選憩賢樓進駐廠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