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防疫應變力不足 確診者安置成漏洞】

近日全台新冠疫情確診人數大幅攀升,相關醫療資源設備供不應求,政大校園內也頻頻出現確診個案。從確診通報、接觸者調查,至後續防護與安置規劃,校內各單位理應提供學生協助與照護,住宿同學小魚(化名)卻指出,校內各單位相互推卸責任、忽視學生安全與基本權益的問題,應變力的不足在在顯示出校方在防疫措施與學生健康維護上的漏洞。對此,政大學生會已積極與校方洽談,釐清相關疏失並規劃後續配套。

小魚4月27日因身體不適,自行快篩出現陽性結果,其同住的室友分別篩出兩名陰性與一名陽性。通報校方後,其中一位未確診的室友由家人接送回家隔離,另一位則以境外生身分,受到校方安置。而小魚及其確診室友卻僅被學務處住宿輔導組告知,PCR檢測之前並不算「正式」確診,希望他們盡速搬離宿舍,學校尚無法提供任何的後續協助與安置。面對無法立即預約的PCR,以及電話打不通防疫計程車,因此只能暫留於原宿舍。

小魚提及:「即使4月29日已經有PCR的正式確診通知,並再次向校安中心通報,卻依然沒有獲得校方任何實質上的幫助。」她表示,從經快篩確定為陽性,到PCR正式確診之間,存在兩至三天的時間差,通報後卻未獲得任何預約PCR、防疫計程車的協助,在安置與防疫措施也並沒有得到明確地指示。

滯留宿舍的過程中,小魚只能依靠同宿舍其他同學協助送餐,基於生理與衛生需求,共用衛浴設備更是難以避免。當她請同學代為詢問住宿組,寢室內垃圾該如何處理時,住宿組並沒有相關指引,暴露出快篩陽性,滯留於宿舍內的確診生,生活起居無人聞問。小魚表示,在求助無門與擔憂感染其他同學的道德壓力下,他陷入無助和恐慌的狀態,而面對住宿組頻頻詢問:「要回家了沒」,更讓他身心俱疲。「很感謝身心健康中心在這段時間裡提供的關懷與陪伴。」小魚坦言,即使住宿組的處理方式不盡完善,他仍感謝學校身心健康中心的關懷,使他在這些日子裡,獲得心靈上的慰藉。

教育部於4月25日發布的「大專校院防疫相關注意事項」中指出,確診台生以返家照護為原則,惟有例外情形始得留校。經歷一周左右的等待,小魚獲學校指示搬至自十單人房。但滯留原宿舍期間,校內各單位說法不一,配套措施與相關規劃未即時生效,使她只能自食其力尋找資源,其中的時間差與校方處理態度,更使她受到二次傷害。政大校方對確診同學權益的忽視與責任的推卸,不僅造成同學的傷害,更是顯現出整體學生健康安全的隱憂,以及防疫措施的弊端。

當前校方在特定場域清消、宿舍搬運及於學校宿舍居家隔離的政策上,尚未出現明確的應對措施,僅要求學生在確診後主動通報,通報後的後續的協助措施也並不完善。對此,政大學生會已積極介入處理,將同學狀況反應給相關單位,並持續追蹤其改善情形。

記者/王華琳、劉沐恩、程心 台北報導
編輯/余積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