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卡個位—代排商機:王耀誠的新創之路

「省下時間 慢慢生活」,Cutaway 卡個位執行長,同時也曾是政大國際貿易研究所的學長王耀誠秉持這個精神,看準了都市匆忙生活頻率中,人們對於浪費時間的排斥。Cutaway 卡個位以為人代排為主要服務項目,在充滿新創產業的現在,創造出與眾不同的新商機,透過集單完成各種不可能的任務,為顧客以及商家帶來雙贏的局面。

 在一個大約一坪大的純白色空間裡,剛好能容下在場的五個人,王耀誠就在這個簡約透亮的工作室裡和其他的員工、伙伴來處理他們共同新創產業——「Cutaway 卡個位」(以下簡稱卡個位)的日常運作。當天,他身穿一件簡單的黑色外衣,臉上掛著笑意來迎接我們。而過程中,他特有磁性的嗓音,吸引人全神貫注地傾聽他的創業歷程,偶爾的幽默話語也讓場面輕鬆了許多。

 卡個位於去年由王耀誠帶領其他合夥人成立,是一個專業的代排團隊,專門替忙碌的上班族滿足想睡飽又想嘗試熱門精緻早點的願望。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卡個位於今年九月正式上線,王耀誠憑著創新的行銷手法,成功在上班族中建立穩定的客群,並創造了日漸成長的銷售額。

卡個位小檔案。
乏悶的等候中看見商機

 「每當蘋果發表新產品,總會吸引一窩蜂的人潮搶購,然而在這茫茫人海,只有第一個人、就那麼『一個人』不需要排隊。剩下的人群都必須等待,所以我們出現了。」王耀誠簡潔有力地說明卡個位存在的原因,他確信這樣的需求會永遠存在,即使餐廳人氣再旺、食物再美味,總有人不想浪費寶貴的時間去等候,因此,卡個位代排團隊收取的少許服務費,不僅替忙碌的台北市民省去排隊的時間,也讓上班族能更有效率地工作。

卡個位近日與號稱「南霸天早餐」的丹丹漢堡合作,於今年11月舉辦的「就是要在台北吃丹丹」抽獎活動,引起網友熱烈迴響,甚至吸引高達76萬的點閱率。  圖/Cutaway卡個位粉絲專頁

 而近期,卡個位最火紅的文章,非丹丹漢堡的代排莫屬,擁有高達75 萬的最高點擊率、6600 人按讚、2200 人最高轉貼次數。「丹丹漢堡」的中西交融套餐是南部人的特愛美食之一,但是「丹丹漢堡」只有南部有分店,如果北部人想品嘗到此佳餚就必須到台南去。因此王耀誠認為一定會有北部人渴望一嘗有著「南台灣速食霸主」之稱的「丹丹漢堡」。

 如同丹丹漢堡這次的計劃,卡個位標準的作業流程,通常都從訂單匯聚開始,再由管家挑選可處理訂單,之後放到待處理的訂單區塊,最後排隊,送完餐點並核對項目數量,收錢,完成訂單,結束這個看似複雜運作的最後一個步驟。

卡個位作業流程。
夜市小孩的「精品夢」

 眨著雙眼,小時候的王耀誠總是觀察著夜市裡熙來攘往的人群,他的父母在士林夜市擺攤至今已二十餘年,這樣的歲月造就了王耀誠敏銳的觀察力。不論是人與店家的關係、攤販的營業模式、抑或是排隊時人們漸漸焦躁的腳步等,都是他關注的現象。

 王耀誠的父母從小就一直尊重他的選擇,即使他大學讀的是法律系,他一畢業仍在父母的支持下順利前往義大利,在博科尼大學研修奢侈品與流行管理學程,為日後卡個位的行銷推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台灣在品牌展現的能力還不夠,相對地,義大利的精品時尚發展得相當穩定,我希望能帶回一些台灣市場缺乏的元素。」王耀誠表示。

多元工作經驗累積 勾勒事業藍圖

 王耀誠的創業之路並非一蹴可幾。從義大利學成歸國後不久,他即擔任了Uber(國際交通網路公司)的品牌大使。那年是2014 年,當時可以說是手機科技元年,後來台灣的手機app 逐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這才使王耀誠心中浮現了「卡個位」的雛形。

 因個人因素從Uber 離職後,他投入了Trafi(立陶宛國際大眾交通導航app)進軍亞洲的行列,成為台灣地區的負責人。在負責這項工作的過程中,王耀誠坦言「我覺得收穫最大的是,這套app進軍一個市場時非常迅速且有效率,都歸功於它有非常完善的後台作業系統。」也因為有這樣具規模的跨國合作經驗,讓他更清楚了解網路帶給人們的便利性,奠定卡個位現今以網路下單為主的營運模式。

在錯誤中學習 以鼓勵取代責難

 王耀城認為,在創業過程中,領導人的個人特質也相當重要,而如何拓展人脈幾乎是所有新創家們必須面臨的問題。畢業於台大法律系的王耀誠,也樂於幫助在法律知識上碰到問題的朋友,相對地,他在創業路上也曾因此得到過不少朋友的幫助,使自己的創業路程更為順遂。

 「如果你一旦受挫,就覺得是時候放棄了,那你也就真的可以收一收了。」王耀誠認為正向的思考有助於提振團隊士氣,他坦言,在卡個位網站上線的前兩周,他們只有收到三張訂單,即使心中難免氣餒,但還是必須振作,告訴自己的團隊沒有關係,再接再厲就好。

 除了善於交際、態度積極正向,負責任這項特質,也在王耀誠的創業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王耀誠還清楚記得在剛開業不久時,有位工讀生因一時疏忽,將客戶的訂單送錯,還因為遲到耽誤了客戶的開會時間,導致客戶大發雷霆。王耀誠在當下即時做了止血處理:他不收取客戶的早餐費用,並立即去找尋鄰近品質好的餐廳,把餐點補齊迅速送回給客人,並向對方道歉。

 事後王耀誠並沒有指責那位送錯餐點的工讀生,而是反觀自己所設計出來的流程是哪裡出現了漏洞才釀成這次的意外,將再犯錯率降到最低。「如果由我去執行這件事都不一定能做得完美,那我憑什麼責備我的員工?」他說道。

掙扎於事業與學業的取捨時 受良師開導

 提及王耀誠自己在政大的收穫時,他不禁神情凝重且堅定地說:「我的國貿所教授楊光華對我的影響非常深刻,從大學出來工作到現在,教授的語重心長我都記憶猶新。『做一件事情不單單要做好,並且還要做得透徹!』教授的話語令我做事情的態度與決心更加堅定。」

 他還特意提到在政大認識楊光華,是他最大的得益,也是最大的遺憾,「最遺憾的是楊光華說『你還要寫論文嗎?你現在創業為什麼還需要這個學位?不要浪費時間在這件事上,你就全力以赴去創業。』這句話徹底把我喚醒。」王耀誠說道「這使我放棄了碩士畢業,提早踏入了人生的創業之路。而最令我感到可惜的,也是我並沒有把政大國貿的碩士學位讀完,在下學期我也即將放棄學籍,專心經營我的事業。」

萬事起頭難 要勇敢地踏出第一步

 王耀誠的創業過程也不是一開始就成功,在成功以前也經歷過許多的失敗。遇到問題的時候要研究透徹,抱持著尋根究底的精神找出解決的方法才最重要。他堅定地說:「只要你對創業有想法,就要勇於踏出第一步,不要懼怕失敗。」

記者/簡毅慧、彭梓華
編輯/劉映彣、陳力瑋、吳柏萱、徐湘芸
攝影/黃堃睿、黃庭暄

(本文刊於《政大學聲》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