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威權遺留 學生社團籲教官退出校園

「學校不是軍營,學生不是士兵!」今(4/7)日中午,政大野火陣線、台大濁水溪社、北大翻牆社、東吳難容社四校學生異議性社團於教育部前,要求象徵威權體制的軍訓教官退出校園,讓教育正常化並落實轉型正義,多位立委、教授也到場聲援。

教官2
多所大學的異議性社團學生齊聚教育部,高舉自製標語,呼籲教官退出校園,落實轉型正義。(圖╱黃堃睿攝)

軍訓室與教官為過去威權體制下,國民黨政府將軍人送進校園的產物,為人詬病已久。1998年大法官釋字450號雖已宣告《大學法》中設立軍訓室的規定違憲,但各校仍以提供軍訓教育、維護校安等理由將其劃歸學生事務之下。政大野火陣線社長楊子賢批評:「學校只敢躲在大學自治的保護傘後,毫不作為!」

他感嘆,今天是鄭南榕為了言論自由殉道的日子,但直至今日,教官這種威權的象徵仍然存在於校園,他更以前些日子政大教官撕毀傳單一事為例,認為軍人應該回歸國防部,讓校園回歸學術自由及言論自由的環境。

中原大學法律系教授徐偉群指出,過去曾有政策讓教官「遇缺不補、自然退場」,但國民黨執政後就無疾而終。目前全台各級學校仍存有3500名教官,教官為軍人出身,本應歸國防部,但教育部每年編列高達新台幣35億補助,遭批評權責不分、排擠教育資源。

「我們一直說要培養具思辨能力的學生,卻讓以『服從』為天職的軍人留在學校,要我們的學生乖乖聽話?」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秘書施宜昕指出,除了大學,國高中也有教官,常以輔導之名行威權之實,呼籲應讓「教育解嚴」。

「我們人民、學生有權不受軍人監控。」民進黨立委鄭麗君表示,雖然仍有聲音認為教官有輔導功能,但立院早在民國103年便通過《教育輔導法》,學生輔導應聘專業人員負責。民進黨立委黃國書、時代力量立委高潞.以用也表示,會加速推動教官退出校園,呼籲行政機關應盡速提出退場配套措施。

教育部事後發布新聞稿,指出軍訓教官「已轉型並融入校園為教育工作者,擔任校園安全維護、協助學生生活照護、緊急危機事件協助與反黑、反毒、反霸凌工作」,並稱已成為「校園安全的守護者」,尊重各大學對軍訓教官的進用權。

教官1
現場學生穿上軍服,假扮教官拿著標語,在人群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圖╱黃堃睿攝)
教官3
民進黨不分區立法委員、教育文化委員會委員鄭麗君到場聲援。(圖╱黃堃睿攝)
教官4
政大野火陣線社長楊子賢對於教育部官員沒有回應訴求表示不滿,並重申教官退出校園之主張。(圖╱黃堃睿攝)

教育部聲明全文:http://goo.gl/mafuH5

(記者陳品丞╱台北報導)
(圖╱黃堃睿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