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12/19)日晚間七點,由政治大學學生會主辦的「廢除大學英檢畢業門檻跨校聯合公聽會」在行政大樓舉行。此次公聽會廣邀北大、台大、清大、師大學生代表和專家學者一同討論英檢畢業門檻設立的適當性與目的。因拒交英檢證明,而無法取得畢業證書的法律六賴怡伶也到場分享她的抗爭歷程。另外,校務會議學生代表林昆翰也強調,1月5日的校務會議的議程,將決定政大英檢畢業門檻是否廢除。

政大學生會會長白家嘉在公聽會前的記者會上聲明:「教育部於去年9月發布公文,強調不會以英檢作為評鑑學校的指標,並告知各校衡酌英檢畢業門檻的妥適性。但事隔一年,英檢畢業門檻仍存於各大專院校,且造就多項弊端。」清大學生會會長徐光成指出,學習上的自主權是未來的趨勢,但是英檢門檻的設立卻限制學生們的學習規劃。師大學生會代表陳建勳也表示,學校若想提升英文能力,應該是各系所自己的責任,而不應該外包給校外英檢單位。

此次公聽會參與者皆支持廢除英檢畢業門檻,除了指出當前英檢畢業門檻的缺失,與會人更提出具體訴求,建議校方以其他方式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台大學權部部長何蔚慈便建議,應透過改善校內英文課的品質來考核學生能力。政大英語系教授劉怡君主張:「營造一個想學英語的環境才是重點,而不是訴諸英語檢定門檻。」陳建勳則認為,即便要保留英檢門檻的設定,校方也應該在未來與學生代表共同參與及討論。

今年六月,《政大外語畢業標準檢定辦法》已在教務會議通過廢除之決議,白家嘉在公聽會中表示將努力推動此議案於明年1月5日的校務會議通過。林昆翰則再次向與會人說明此辦法的廢除與否攸關全體政大學生的學習規劃,並呼籲校方不應忽視學生的受教權與自主權。
記者/蔣濬浩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