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人絮語——紀錄獨屬青春的浪漫

 步履匆匆,校園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在追求著自己渴望的生活,而「愛情」,對許多人而言,是個令人又愛又恨的東西,既對它充滿幻想,卻也同時感到畏懼,每每碰到時,常忍不住像飛蛾撲火般地陷入。然而也正是因為愛情,有些人學會了同理他人,讓伴侶自由追夢;有些人開始懂得珍惜自己,相信自己也值得被愛;有些人則從彼此天差地遠的文化中,體悟讓自己暫緩忙碌的步伐。那麼你呢?你想像中的愛情是什麼模樣的呢?

鈺萱X明龍:有如華爾滋般的愛情

你退一步我進一步,琢磨愛情長跑的節奏

 寬敞的韻律教室,明龍擁著鈺萱,在優美的華爾滋旋律中婆娑起舞,「一二三、二二三,」四目相對,專注的神情配上音樂,彷彿置身於兩人的小小世界。看似衝突的舞衣和球服,此刻卻緊密相繫,「她是盡可能地想要說服我放棄,」想起大一時另一半反對自己加入國標舞社,明龍自嘲地說,「我覺得最大的爭執還是在於說,我想要去嘗試,那為什麼要為了一些有的沒的理由,被阻擋或束縛。」當時女朋友抗拒的態度,成為他穿上國標舞衣的最大難關。

 他偷偷參加社課,並不斷嘗試說服她;她默默看著他找到興趣,並開始慢慢釋懷。「因為這畢竟是他想做的事情,也不是什麼不良的嗜好,」鈺萱釋然地說,倘若明龍反對她打排球,僅僅是因為可能和異性有肢體接觸,「我自己會覺得很不開心吧,你阻止我去做一些我想做的事情。所以就讓他去(跳國標舞)吧。」她體悟到,情侶間也應該尊重彼此的興趣,不必為誰而去掉鋒芒,也不必因為愛情而犧牲自我。

(圖/邱海嗚攝)

 從高中攜手走到大學,如今兩人已共度四個年頭,克服鈺萱母親的反彈,兜兜轉轉,兩人的愛情也變得愈加堅固。明龍感慨地表示,多虧這段感情,開始懂得顧慮他人的感受,學會適度分配時間來和家人、朋友相處。「我和他相反,我反而知道說,要學會把自己的時間,拿去做想做的事情,慢慢變得獨立一點吧。」鈺萱坦言,就像跳華爾滋,你退一步我進一步,才能找到愛情最合適的節奏。

(圖/邱海嗚攝)
(圖/邱海嗚攝)


新淳X可家:我們在詩裡相遇

因為有你,我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上課鐘聲響起,早已坐在民法債編總論教室中的新淳,匆匆一瞥,一位顯眼的紅髮少女慌忙地踩著鈴聲走進教室,這是新淳與可家的第一次相遇。「去年11月,我剛好經歷了一些感情上的挫敗,曖昧的學長對我忽冷忽熱,就覺得心情很空虛吧。」如今談起那段無疾而終的單戀,可家已能平靜地述說,十分感謝當時有新淳的陪伴,「在河堤,我第一次把我的心事講出來,就馬上獲得了回應,真的很感動。」

(圖/李瑩瑩攝)

 也曾歷經失戀的苦澀,新淳很清楚可家內心的五味雜陳,因此時常關心她、給予她各種建議,「他都會叫我想開一點,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選擇。」可家懷念地分享道。特別的是,喜歡讀詩的新淳,不時便會執筆寫詩贈予對方,更將兩人的感情改寫成詩作——〈秋日〉,詩詞講述男孩與前女友分手後,時間彷彿停留在那個夏天,「直到他遇見了現在的對象後,他才發現他的世界因為她,而開始真正流動。」新淳詩情畫意地描述詩的含意。

《秋日》
改寫自周新淳

曾說相紙泛黃後一切止步於那個夏天
交織於西岸的夕陽血豔地妝點在,斑駁的褲隅
洗刷不褪即便,百日餘後直到你,信步而來赤霞
猶如已逝,千百年

 聊著、寫著,怦然心動的情愫在兩人心中蔓延,可家微微低著頭、害羞地說:「可能原本對自己沒那麼有自信,但現在覺得自己好像很多特質,是值得被認可的。」曾在感情上跌跤的兩人,卻因接收到彼此的喜歡,逐漸肯定自我的價值。新淳輕輕牽起可家的手感嘆道:「我想我們兩個都是這樣吧,發現自己是這樣子值得被愛的。」

(圖/李瑩瑩攝)
(圖/邱海嗚攝)

Mickey X Tommy:一場橫跨半個地球的愛戀

看見差異,督促彼此成為更好的人

 隨著全球人口流動日益頻繁,一個人出生、成長的環境可能跨越多條國界,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人們也得以在此相遇。從小在厄瓜多長大、有著一半台灣血統的Tommy,對台灣文化充滿興趣,毅然決然隻身踏入政大。因為加入網球校隊,結識了現在的伴侶Mickey,同為網球校隊的成員,除了平常練習結束後,會結伴共進晚餐;到了週末,兩人也會相約練習對打。彼此間的情分就像打網球般,一來一往地試探。

(圖/趙姿涵攝)

 關係的成長促使他們接觸到彼此不同的文化與習慣,「他們真的是很Chill,我個人如果想要做什麼事的話,會想要提前一個禮拜規劃好,但他可能就會覺得時間到了再說。」Mickey一語道出兩人生活上最大的摩擦。而凡事隨心的Tommy有時也會覺得Mickey相對謹慎的態度,讓他有些煩躁、緊繃。雖然至今沒有引起爭吵,但若想維繫長久的關係,仍需雙方持續不懈地磨合。

 「我覺得就是要互相包容吧,」因為看見彼此的差異,Mickey開始嘗試放慢生活的腳步,「我發現有時候我對自己好像真的太緊繃了。」此外,Tommy也受到Mickey的影響,更加認真地對待課業。兩人都認知到,不應強加個人的觀點在對方身上,相處時文化的差異看似辛苦,卻也讓他們拓展視野、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圖/趙姿涵攝)

(圖/李瑩瑩攝)

 愛情的種子總是在不知不覺間,在人們的心中萌芽生根,於是一個個愛情故事,真實地在你我身邊上演,不論最後是以喜劇或悲劇收場,每段關係依然豐富了生活。愛情在六人身上留下刻痕,同時也讓他們從中摸索如何處理一段親密關係,並且調適自我的情緒。愛情的模樣因人而異,但青春不再來,或甜蜜或苦澀,所有戀人絮語都值得被珍藏

記者/李宜恬 編輯/甄曌珞
攝影/趙姿涵、李瑩瑩
特別銘謝/邱海鳴

(本刊於《政大學聲》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