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多數政大學生,恐都沒有在行政大樓右側騎樓搭乘校園公車的經驗,因為民國102年起行大外圍便因工程圍起了綠色鐵皮,至今三年過去了,不少學生想問:「行政大樓的工程何時才會完工?」
行政大樓外側圍滿施工警示牌與鐵皮。(圖/黃堃睿攝)
102年政大行政大樓爆出經檢測混擬土中氯離子過高,俗稱「海砂屋」,恐影響建築結構,且建築外牆磁磚有剝落狀況,校方為維護來往師生安全,圍起鐵皮,而原先在行大右側等公車的隊伍,則移到對面風雨走廊。
英文教育研究所碩一宋欣倫回憶,「以前雨天在行大等車比較不會被雨淋到。現在在風雨走廊等車,除了兩路排隊等車的人,隊伍中間還有往來的行人,也就是人潮擁擠的時候,會有四行隊伍擠在風雨走廊。」
自從立起鐵皮和警示牌後,連帶行大前無障礙人行坡道也被封住,對此中文四吳婉寧則說,「之前受傷坐輪椅時,第一次進入行大,還是我自己拄拐杖慢慢走上去,再請同學幫忙搬輪椅進入。」後來她得知,可以從一樓停車場的坡道出去就好,「可是畢竟那邊出去就是車道,輪椅走那邊要注意來車,還滿可怕的。」
行政大樓外側封閉至今,造成部分學生困擾,也不少人質疑,維修工程遲遲未有進度。
「圍起來不代表工程開始,有很多前置流程持續在進行,可能是因為圍起來才造成同學誤會。」總務處營繕組技士陳郁蕙表示,目前維修案正在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簡稱國震中心)進行審查,預計今年10月審查完畢,希望明年1月發包工程,最理想狀況107年完工,整體費用應落在八千至九千萬。
無障礙斜坡因在封鎖範圍內也連帶無法使用。(圖/黃堃睿攝)
外牆磁磚已有脫落現象。(圖/黃堃睿攝)
根據102年5月校園規劃及興建委員會(校規會)紀錄,校方早發現「行政大樓立面、中庭外牆及入口挑高門廳樑柱多處結構剝裂、粉刷面層鼓起(膨拱)」,經檢測氯離子過高,易造成鋼筋腐蝕,對混凝土產生擠壓,因而造成外牆剝落、鋼筋外露,嚴重可能損害結構。然而,現有商用方法無法根治,行大經技師判斷未有立即危險,故採「結構補強及擴柱方式」延續建物使用期限。
陳郁蕙解釋,只要氯離子沒有惡化,建物不要滲水,便不致有太大問題。之前已針對屋頂、中庭漏水狀況進行補強工程,這次目標在於結構補強與修復,外牆也屬於本次工程範圍。然而,前置流程繁雜,得先歷經勞務委任發包、評選建士、選擇工程工法,前述皆完成後才能招標、發包工程,最後才進入施工階段,才會一拖三年多。她澄清工程皆按進度進行,並未如外界想像沒在動。
政大歷史悠久,不少建築屋齡已高。經校規會103年全校建築體檢結果,全校建築分為三類:第一類即須辦理整修,包括自強一至三舍、傳播學院、國際大樓、藝文中心、莊敬九舍、行政大樓等;第二類建物已超過使用年限需要進行耐震詳評,包括果夫樓、志希樓、四維堂等;第三類則為其餘建築,皆應定期辦理檢測。
陳郁蕙表示,所有建築物皆已完成耐震評估,共計六棟建築需辦理整修,除了行政大樓工程仍在持續,其餘五棟皆已完成,請師生不需擔心。
特約記者陳品丞、記者阮怡婷/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