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影羽蹤——校園中的飛行者

 政大依山傍溪,山明水秀,有許多動植物在這其中生活。雖然我們也常在其中,卻埋首在書本與電子儀器間,即便常常聽見聲音,甚至瞥見身影,我們卻如此陌生。除了已經看到習以為常的政大特色—台灣藍鵲,還有哪些會在政大出現的鳥類呢?

小白鷺

 白鷺鷥,全身羽毛潔白,黑腿、黃腳掌,可依照體型分為小白鷺、中白鷺及大白鷺三種。在繁殖期間眼睛會從黃色轉為紅色,且頭後會長出兩根裝飾羽。在政大校園裡,一年四季都可看見小白鷺的身影,其分布地點為醉夢溪、河堤等靠近水的地方,並以魚類、昆蟲維生。

 小白鷺地域性非常強,會積極地防衛覓食領域,常常在醉夢溪上和夜鷺上演「搶地盤」的戲碼。準備捕食時,小白鷺會站在河裡彎下身軀,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咻」ㄧ聲快速從河裡夾起虎視眈眈已久的獵物。即使沒有牙齒,小白鷺仍用彈性的脖子順暢地將獵物吞下。

 大家常常會把小白鷺和群聚在操場上的黃頭鷺搞混,身為野鳥保護協會成員之一的政大應數系教授蔡炎龍提到,小白鷺與黃頭鷺最大的差異除了頭頂顏色差異外,還有前者多活動於河川,後者則以草原為生。

夜鷺

 夜鷺和小白鷺一樣都是鷺科的一種,成鳥的頭上也有長長的飾羽。亞成鳥的顏色和成鳥不一樣,是棕色的,因此比較不容易被看到。繁殖期,夜鷺的腳會從原本的黃綠色轉紅。

 因為和小白鷺的食性差不多,都是溪魚,所以大如吳郭魚的魚也能一口吞下。夜鷺很聰明,懂得用其他的東西引誘魚前來,自己則在岸邊很有耐心等著,可以半小時都不動。小白鷺和夜鷺碰上了難免會要爭奪地盤,常常看到是夜鷺被小白鷺趕走。小白鷺比較兇嗎?蔡炎龍回答:「這應該是個體差異吧。」 不過,如果你到過大安森林公園,可能可以看到成群的夜鷺和小白鷺聚在一起。雖然他們彼此相爭,繁殖期的時候也可能聚在一起,畢竟安全還是很重要的。

黑冠麻鷺

 黑冠麻鷺,成鳥頭頂有藍灰色羽毛,全身為紅棕色。牠們如同小白鷺,喜歡獨自行動。習慣於樹下、草皮上活動,以蚯蚓、昆蟲等等為食,偶而也會捕食河裡的小魚蝦、兩棲類等等。

 黑冠麻鷺的警戒心很強,當有人靠近時,冠羽會豎起以示威嚇,並且飛行或快走逃離。但並非處在警戒情況時,黑冠麻鷺的動作卻十分緩慢,優遊自在的樣子常被人笑稱為「大笨鳥」。

 過往,黑冠麻鷺多以山區為棲息地,但如同台灣紫嘯鶇一樣,面臨棲息地被破壞的情形,牠們也逐漸遷移到市區,因此近年來都可以在人來人往的校園、公園裡看見這隻憨厚的「大笨鳥」。

金背鳩

 金背鳩長得很像珠頸斑鳩,不過牠脖子上的花紋是長條狀而不是珠狀,而且羽翼末端是顯目的紅褐色,比珠頸斑鳩的更為明顯。眼球是黑色的,並有橙色的虹膜。

 金背鳩在政大很常見,看它慢吞吞走在路上的樣子像是在逛大街,時不時啄啄地上發現的食物,察覺到你一直跟在他後邊,才不情願地加快腳步,逼不得已才張開翅膀飛個一小段距離、遠離跟蹤者。

 如果看見金背鳩把一邊翅膀舉起來,不是在和你打招呼,而是作為一種警告。雖然金背鳩平時看似很溫馴,但是打起架來也十分兇猛,看翅膀揮擊的樣子,和不間歇拍打翅膀「噗噗噗」的聲音就能知道這場架打得多激烈。

家八哥

 台灣大致上有三種八哥——原生種八哥與外來種長尾八哥和家八哥。家八哥是目前在政大最常見的八哥。他的特色就是眼睛周圍的一圈黃色「眼鏡」、嬌小靈活的身軀和飛翔時翅膀上的兩大塊白斑。

 家八哥築巢的材料很多種,從細長的枯草到新鮮的樹葉都可以作建材用。因為身材嬌小,所以很多地方都能供他們居住,像是巖穴、牆上的小洞或是無水的水管,都可能住著家八哥。

 既然提到家八哥,當然就不能略過八哥。以前常常能見到八哥在田間,但是事過境遷,純黑、乳白色喙的它們已經比較少見,或許就是因為受到外來種家八哥的影響,壓縮到生存環境。不過在政大還是能見到一小群八哥,雖然沒有家八哥這麼多。下次看見家八哥時,不妨也四處看看有沒有八哥的身影吧。

臺灣藍鵲

 台灣藍鵲,屬於台灣特有種之一,分布於低海拔的地區。身體特徵為紅嘴、黃眼睛,頭部至胸前為黑色、羽毛多為寶藍色,帶有長以四十公分的尾巴。因為飛翔而展翅的美姿,及身為特有種,被國人稱為「台灣國鳥」。

 台灣藍鵲習慣群居,每年繁殖期四月至八月,家族將會集體哺育幼鳥。然而,牠們有強烈的護巢行為,一旦外來者踏進牠們的地盤,藍鵲則會猛烈地襲擊作為防禦。因此,當行經大勇樓、傳院,以及山上自強宿舍時,要特別注意樹枝上有沒有藍鵲正盯著你。

 「一個冷酷的殺手」也常被用來形容台灣藍鵲兇悍的獵食行為,牠們會捕食麻雀、其他雛鳥,並且以蛇、蜥蜴,以及人類的廚餘為食,食性非常廣泛。

臺灣紫嘯鶇

 台灣紫嘯鶇,屬台灣特有種之一。羽毛呈黑中帶藍、黑腿及黑眼。喜歡生活在有水的地方,因此常見於溪流、水溝旁,並以水中昆蟲、魚蝦為食。

 紫嘯鶇的警戒心非常強,每當人接近時,牠們則會以像八哥一樣用雙腳跳的方式快速移動。過去,牠們都隱密在人煙稀少處,但蔡炎龍笑說:「紫嘯鶇似乎越來越習慣與學生們相處。」因此在商院、大勇樓附近,都可以看見牠們的身影。

 紫嘯鶇最大的特色就是發出尖銳的叫聲,「唧──」一長聲,常被形容為腳踏車的緊急剎車聲,並且會在清晨時發出清脆的歌聲。但蔡炎龍點出,因近年來受人類光害的影響,紫嘯鶇會反常地在不同時間點唱歌,像是在大白天時聽見以往紫嘯鶇清晨的歌聲。

記者/莊潔心、張秦敏
編輯/劉映彣
攝影/林曉榆、江張源、孫晨哲

(本文刊於《政大學聲》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