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的美好藍圖——再審視教育本質與制度 ETP改善路漫漫

 在過去,擁有英語能力是求職時的保證,抑或成為具備國際觀的象徵。在國際密切交流的時代,校園對於「國際化」的理想和追求更為強烈。政大作為外籍生數量名列前茅的大學,也開設英語授課課程、學分學程,期望能培養並廣收國際人才。然而政策在蓄能不足、資源缺乏的環境下推行,抱持理想願景的ETP是否能順利發揮成效呢?

回應國家雙語願景 高教場域力推國際化

 2018年政府提出「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以下簡稱雙語國家政策),致力在2030年前將台灣打造成具國際競爭力的雙語國家。而近年來,為因應雙語國家政策,在現今教育領域中,英語授課成為課程規劃的趨勢之一,高教場域內之英語授課比例和規模正逐漸提升,國內諸多大學皆已開始響應,紛紛制定全英語授課專班或英語相關學程。

各大學順應國際化趨勢 政大積極開展英語授課計畫

(圖/陳鈺中攝)

中山大學教務長李志鵬說道:「台灣經濟以出口為導向,人才、產品須向國際接軌,英語的聽跟說變成基礎,才能提昇競爭力。」而政治大學英文系教授陳超明則認為在教育方面,雙語教育是語言和人才培育的管理政策,讓更多人接觸英語,以精進溝通能力達到雙語國家的目標。

 此外,雙語國家政策除了影響教育制度,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施琮仁認為,台灣的國際地位亦將有所改善,「英語是一種國際語言,若能將台灣文化、學術研究以及政經現況傳遞給世界,將是一件具有價值的事。」因此,不論從教育制度或國際交流的角度,英語課程的規劃都更顯重要。

 為因應政策,各大學開始調整課程架構。中山大學提出「十年英語授課計畫」,以銜接十年後將會進入大學的雙語世代;台灣大學則自108學年度於土木系設立全英語專班,將三班必修課其中一班改為全英語授課。而在全英語專班外,開設學程也是英語授課的規劃之一,政大的ETP(English Taught Program)便是其中一例。

 2000年,政大前校長兼商學院長吳思華啟動商院ETP計畫,再由前校長周行一、前外文中心主任陳超明,以及其他院系的教授接手辦理並通過ETP成立辦法,將原先ETC(English Taught Course)拓展成現行的ETP,藉此提升政大學生與國際接軌的機會,也讓外籍學生有足夠的英語課程可以選修,推動校園國際化。

 「大學生英語程度的高峰在入學考試的當下,日後大學提供的是國際化的環境,透過英語課程,讓學生和老師具有國際移動力。」台灣大學土木系主任謝尚賢指出。陳超明也認為,政大是以國際化為主的學校,即便在推動ETP的過程中反對聲浪不少,但他相信語言是種價值選擇的問題,「今天政大的價值就是朝著國際的方向在走,你選擇了政大就讀,英語能力便是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

 因此,為讓政大學生與國際接軌,ETP在商學院開始實施後,擁有i-program學程的院所,也逐漸開設ETP課程,因應政策提升英語授課比例。除新成立的創新國際學院外,全部學院都已開設ETP,讓所有院系的學生都享有ETP資源。

各院ETP學生回饋褒貶不一 課程成效可見落差

 各院ETP在開課上,為增強學生在聽、說、讀、寫領域的英語基礎能力,皆有開設類似必修課程,以銜接其他專業選修科目,但在選修課程數量,以及招收人數方面,可見各院間存在的資源差距。

(圖/余積豪製)

 以開課數量而言,商學院開設最多選修課程,修習商院ETP的學生在選課時自然有更多元的選擇,而其他院所和商學院的開課數量相差近20堂以上,在選修課程上相對不足。

 此外,在招收人數方面也有著懸殊的落差,由於ETP是從商學院開始施行,課程規劃已相對成熟,招收規定和學生數量也趨於穩定;相較之下,其他院所的ETP起步較晚,尚有許多制度待完善。因此,ETP在各院的資源落差,也造成學生在修習不同院所ETP上感受和成效的不同。

 根據《學聲》的問卷調查顯示,大多同學申請ETP的原因,是為增進英文能力及擴大職涯發展機會,而填答學生中近八成認為ETP有效提升自身英語程度。然而,學生普遍認為ETP對日後升學以及職涯發展的幫助較不顯著。

(圖/余積豪製)

 在實際課程內容上,同學卻不盡滿意,普遍對ETP課程的設計、開課資源以及學程制度感到不滿,在問卷填答之74人中,有57人認為ETP仍有改進空間,而其中大部分是來自商學院以外的學系;而其餘17位認為不需改善的學生則大多來自商學院,對商院ETP的整體規劃讚譽有加。各院間存在的感受落差,也反映出政大ETP在執行上,仍有諸多問題需要處理。

教室內的困境:實際與理想仍有落差 ETP走錯了哪步?

 「傳院大部分課程跟碩士班合辦,課程內容過深,選擇也太少,導致我打算中途放棄ETP學程」、「選修課程寫得很豐富,但實際開課不多,有點失望」、「各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內容品質參差,收穫成效落差大」。由上述問卷中學生的回覆可見,ETP在實施面及制度面仍有待改進。

商院ETP環境結合專業 他院系仍有未竟之處

 「課綱上有規定要選某些特定課程,且涵蓋了社科院各個系的內容,但我不一定會想去修其他系的課。」政治三王瓅詠坦言,若希望順利取得ETP結業證書勢必需要修習其他科系的專業科目,「訂課程的那些老師他們把社科院視為一體的,忽略我們都是從各個系來的。」

 理學院ETP也面臨相同的問題,問卷回覆中指出,理學院三個科系各自專業需求度高,課程間較人文科系更無法互相選修,在各系專業課程開設數量少的情況下,學生建議理學院應開放認定更多他院的學分,以提高修完學程的可能性。

 相比之下,課程規劃較為完善的商院ETP則得到較高的滿意度,國貿一鄭佳瑜表示:「ETP除了提升英文能力之外,它也在培養你的商業思維。」她說明商業專業能力如上台簡報、經營人脈網絡等技能,也涵蓋於課程內容當中。

 商院ETP召集人羅明琇也指出:「有時候語言跟專業並不一定可以並進保持的,所以我們希望可以用英文的角度去提升同學的商管能力。」經由學生們的反饋顯示,ETP在培養商學院學生未來職涯發展的軟實力上,的確有可見的成效。

 除課程規劃良好之外,同儕互動也在商院ETP中佔了一席之地,會計一羅宜佳表示:「因為參加ETP和相關活動,讓我認識了現在滿好的一群人。」因頻繁的小組討論及各項課外活動,使人際交流成為不可或缺的部分。羅明琇強調:「學生在這四年的過程中,除了專業課程外,對於ETP這件事是有感情的,這是我覺得我們做得很成功的一點。」

說好的課呢?資源匱乏及師資問題待解決 固有體制為根本肇因

 商院ETP的成效有目共睹,但其他學院開設的ETP和學生期待似乎有相當大的落差,日文三吳芷誼表示:「當初在外語學院的ETP簡章上看到滿多選修課程,入學後發現這些課都沒有開,但都有寫在簡章裡面,就有點小失望。」表定課程和實際開課數量不符使學生對ETP有錯誤的期待,這似乎也指出ETP資源不足的隱憂。

 「我們沒有足夠的老師可以去做這樣的事情。」作為傳院ETP負責人,施琮仁指出,因師資缺乏和課程精實化,傳播學院ETP部分課程採取碩學合開的折衷方式。然而,修習學生大多對此措施給予負面評價,廣告三梁琮澤表示:「要滿足學程要求的話,除了基本的英語課程,還要再選大概八門課,但有六到七門就是跟碩士班一起上,程度越級很多。」

 梁琮澤同時具有修習商院及傳院ETP的經驗,他也深刻體認到兩者的資源落差,並直批:「傳院是沒有準備好去開ETP的。」今(2020)年,經多方考量,傳院ETP決定吹熄燈號,待最後一屆ETP學生畢業後,將不會再招收新生。

 「拜託都拜託不到人,有人願意開就算不錯了。」施琮仁自嘲道,因此主管單位並無設立機制來審核開課老師的英語能力,難保每位老師都能良好掌握英語授課的模式,進而顯現出師資問題也是英語授課推行的障礙之一。

 因為所以教育協會(以下簡稱因為所以)發起人葉祐嘉表示:「英語方面的師資,在師培的時候就是要讓他成為一位英語老師,而不是一位雙語老師,所以他並沒有好好地受過訓練。」政大外文中心助理教授崔正芳也指出:「英文授課對老師來說其實是一個滿大的挑戰。」以非母語方式講解必定需要一定的演練,即便在母語系國家有過教學經驗的老師,回到台灣教非英語母語的學生,實行英文授課仍需要調適,「所以要給老師時間。」

 「雖然很多老師都有在英語系國家留學的經驗,但回國之後已經習慣用中文授課了。」施琮仁透露。也因此,校方為鼓勵老師多開設英語授課,設有各項獎勵機制,除了政大提供課程補助以提升老師開課意願外,台大、北藝大等同樣給予開課系所或老師補助;中山大學則宣佈日後招募新老師,會以英文能力為優先考量,希望能藉此緩解英語教育人才不足的現況。

(圖/陳鈺中攝)

傳統思維成桎梏 應翻轉英語教育想像

 政大ETP面臨開課數量不足和師資缺乏等兩大問題,相互影響之下,陷入進退兩難的窘境。決策者在期望與國際接軌的良善立意下開設ETP,但是否由於創立之初願景過於理想,與現實落差甚巨,忽略了大環境根本上、制度上的問題呢?

實現國際化願景 跨文化素養較英語能力更為關鍵

 葉祐嘉表示,根據因為所以問卷調查統計,多數台灣人認為具備英語能力後,最大好處是可使用全球語言獲取新知,也能和更多人接觸、交流,「了解的人事物更多了,自然而然能夠拓寬視野,切換另一個角度去看事情。」政大抱持相同願景推行ETP,期望精進學生的英語能力,藉此提升校園的國際化程度。然而,具備英語能力就符合國際化的期望了嗎?

 葉祐嘉認為,英語教學是否能達成國際化,視授課方式而定,但必須承認英語是較容易帶入國際觀、國際議題,和國際視野的一個科目。陳超明也表示:「以投資最少、獲益最大的方式來說,就是選擇英文。」英語作為一個全球語言,是台灣與國際接軌的重要管道。若將培養台灣人才往國際移動視為願景,英語似乎就成為必備的能力,但在建立國際觀的基礎上,英語未必是唯一條件。

 崔正芳指出:「這是家長的迷思就是了,(認為)在國內用英文上課就是國際化,其實不見得。」葉祐嘉也指出:「英語授課與國際化並無直接關聯性,」即使身處英語系國家,也有留學生不願開口交流,或排斥接觸不同文化。台灣的英語教學,多停留在強調單字、文法等內容,無法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培養出跨文化素養其實才是雙語教育的最終目標。」

 「跨文化素養不一定是要在美國大選時,了解兩黨派發生什麼,這是屬於知識型的。」葉祐嘉認為,國際觀並非增加國際知識就能達成,並解釋:「在強調素養的時候,我們能不能夠去理解、接受和我們有所不同的文化脈絡,才是我們重視的部分。」他舉例如孝順、學長學妹等概念,在英語中並無對應詞彙。不同文化間該如何溝通並相互理解,即是跨文化溝通能力所訴求的。

 歷史系副教授周一騰也認為,認定一個人是不是有國際觀,除了語言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對其他國家文化的了解程度,具備同理心並能了解人的多樣性;「開出來的課程數字並不等同於學生的學習成果。」崔正芳直言,眼前現況反映的是學生和授課老師都還在儲備階段,尚未達到最有效的學習環境。

累積素養實踐國際觀 應讓英語從學科中解放

 「雙語教育的目的是提倡使用英語,把英文當作溝通的工具,而不是學科,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改變。」陳超明表示,過去英語教育過於強調正確性,若推行雙語教育,則應轉而重視口說流暢度,鼓勵學生開口,把英語從學科轉變為能夠使用的工具。葉祐嘉感嘆道:「回過頭去看從國小三年級開始到高三,學習英文整整十年的時間,這期間我們的教育資源到底有沒有被好好地運用?」

 雖有了雙語國家政策,但以還困在升學思維的台灣英語教育現場來看,較難直接與國際化和跨文化素養連結。葉祐嘉回歸到協會本身理念,強調道:「其實是因為孩子找不到學習英語的理由。」陳超明也點出,為配合考試方式,學生從小學的是文法、語言知識等讀、寫能力,「我們把學生塑造成語言學專家、教授、文法專家,這是錯誤的觀念,本末倒置。」

 葉祐嘉解釋,這是由義務教育階段英文課程時數過短所導致,儘管只是照本宣科,也可能會趕不及進度;再者,目前教育現場上的老師們在過去師培過程中所受訓練,與現行政策所需要的教師能力並不相符。雖有推行雙語教學的願景,實際上卻難以實現溝通式的互動教學。

 回頭看政大學生對ETP的回饋,部分同學在問卷提及:「沒有跟外國人講話的機會,也很少有口說的機會。」;坦言希望能「少一點課堂授課,多一點實體活動」,顯示部分課程仍維持教師單方面對學生講課,少有互動環節。在問卷中有學生反應,小組討論時同學還是多用中文溝通;梁琮澤也坦言,在課堂上多還是習慣以中文來解決問題。

 從課堂狀況發現,學生多只要求在教室裡有練習英文的機會,並不在意離開教室沒有環境使用英語。這不只可看出英語尚未從教室、學科中解放,也反映台灣社會並不像香港、新加坡等雙語國家,有在教學場域外使用英語的必要。

 「台灣在教育政策方面,並不是領頭羊。」崔正芳表示,ETP是隨著國際趨勢和大環境演進之下勢在必行的方向,但大環境還未做好準備。在英語脫離升學制度下的一門學科、到達活用的境界之前,還有一段綿長的進程需努力。

(圖/陳鈺中攝)

勿忘教育初衷 成果見效需仰賴各方同心與耐心

 「語言學習需要時間累積,它需要循序漸進。」葉祐嘉表示,英文與專業學科之間的交互學習,並非一蹴可幾。若英文只為用而用,其實對學生的學習成效而言,無太大的益處;羅明琇也說明:「商院ETP實施的時間比較長、制度較完善,這也讓我們有機會去做一些調整和變更,提升教學現場的成效。」

 在等待制度完善、時間累積之餘,學生也能作為主動角色,崔正芳表明,學生若有心學習,長遠而言將會成為很好的收穫;吳芷誼也認為,練習英語可以自己尋找機會:「ETP只是提供一個管道讓我學習,並精進英文能力。」葉祐嘉則強調,現今網路世代的學習重點,「沒有環境這件事情會被慢慢克服掉。」也反映出學習動機其實更為重要。

 除學生需調整學習心態外,老師在教學上也應具備更高的意識。傳院二Sunny(化名)強調,老師的授課方式容易影響學生修讀意願;崔正芳則呼籲:「老師要有一個體認,就是要試著回憶自己當初剛入門時懵懂的狀態,才會看到學生的困難。」

卸下光鮮外表  英語授課應回歸學生本位思考

 梁琮澤直言,校方不應為了爭取排名或宣揚國際成果一頭栽入英語授課,「如果沒有準備好,浪費學校的資源也浪費學生的時間。」李志鵬則呼籲道:「這是一個陣痛期,需要堅持。」認為隨著時間演進,制度更完善後,最後將會產生正面的結果。羅明琇說明:「我們的目標很清楚,就是希望可以提升學生的國際觀,讓學生可以跟世界接軌、提升自己的移動力。」羅明琇說明;而崔正芳也認同,英語授課的初衷即「讓老師跟學生的mobility都提高」。

 長久以來,國際化一直是高等教育所關注的課題,在雙語國家政策的推波助瀾下,英語授課也愈受高教領域的重視。而一個對於國際化有著迫切需求的校園,其所實施的教學方針,不該只注重在建立形式上的光鮮外貌,而應回頭審視教育的本質,亦需考量是否能夠給予學生正面、長遠的影響,才能更接近願景、實踐與國際接軌的藍圖。

記者/葉晉嘉、花清荷、陳姿穎、何予、邱芮盈
編輯/甄曌珞、余積豪
攝影/陳鈺中

(本刊於《政大學聲》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