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萬卷書,還是行萬里路?——素養與實用性的抉擇 大學教育陷僵局
「你讀這個,出來要幹嘛?」、「那麼愛抱怨,當初為什麼不考高一點?」你有沒有被親友這麼說過呢?臺灣社會風氣務實,因此也總以科系實用與否,評價學生所學。出路較小,或者入職後待遇不豐的科系,會被劃定為冷門
「你讀這個,出來要幹嘛?」、「那麼愛抱怨,當初為什麼不考高一點?」你有沒有被親友這麼說過呢?臺灣社會風氣務實,因此也總以科系實用與否,評價學生所學。出路較小,或者入職後待遇不豐的科系,會被劃定為冷門
「就這樣當個嘻哈囝。」饒舌歌手國蛋在〈嘻哈囝〉中,輕巧但不輕率地訴說自己與嘻哈的交往過程,從青澀到熟稔,如同嘻哈文化在台灣的發展。從數十年前才開闢的一片不毛之地,如今,各大學與嘻哈相關的社團,皆如雨
政大女性運動代表隊的球員們,散發著朝氣與活力,在球場上大汗淋漓地奔跑著。排球、羽球、棒球等多項運動,已不再是男性的專利,但由生理性別不同所衍生出的種種難題,是否會成為女性運動員們在場上的阻礙?運動場
又一個學期結束,總統大選畫下句點、寒假剩下一半。生活複雜,心緒也難以清靜、單純,而大學生活更是五味雜陳——親情、友情、愛情再加上學業多方夾擊,喘息的空間被大大地壓縮,讓人看不清自己身在何處,讓心中煩
為什麼選擇相信一件無法被科學證實的事?對非教徒而言,宗教是焦距之外、怎麼也描不清輪廓的圖像。而在那模糊的彼方,教徒安然望進沒有神的世界,或希冀能接引世人、或期盼將價值散播開去。然而,兩個世界的距離,
在穆斯林以前 我先「生而為人」 我的穆斯林故事 有著正港台灣味 平時喜歡踢足球、彈鋼琴、拉大提琴和時不時就冒出充滿台灣味的「還好啦」,安識綸從出生起便隨父母定居在台灣,若非那
政府新南向政策施行至今,來台交換的外籍生愈來愈多,其中也不乏信奉伊斯蘭教的學生,然而,政大的穆斯林在哪裡?他們隱身在人群間,或披著頭巾在校園穿梭。揭開穆斯林的面紗,與社會過往對伊斯蘭教的刻板印象,或
有些人生長在跨文化家庭之中,卻不像是「混血兒」能被一眼認出其家庭背景,因為社會氛圍、家人同儕態度,有人會選擇隱瞞部分家庭生活,有人則能自在與人分享。他們是新住民子女,平時隱身在多國文化蓬勃的大學校園,
平權公投失利的同時,回頭檢視看似性平意識高漲的政大,是否也有難以解決的性別平等困境?所謂「同志」, 是不是又容易流於另一種主流暴力?真正的平權,該回歸什麼樣子,才真正是包容不同個體?《學聲》帶你一探
數十載仍舊長青的「長廊詩社」、每年優秀作品競相爭鳴的「道南文學獎」、培育後進的「政大中文文學工作坊」……被譽為「人文大學」的政大校內充斥著各式各樣的文學活動,校園內也不難覓得